工業革命
馬修·懷特(Matthew White)在本文中探討永久地改變英國風貌和基礎設施的工業革命。
十八世紀見證了「工業革命」的發生,這是一個蒸汽、運河和工廠的偉大時代,它永久地改變了英國的經濟面貌。
早期工業
十八世紀初期,英國的工業普遍規模較小,相對而言並不複雜。比如,大多數紡織業生產都以小型手工作坊為中心或是在紡紗工、織工或染色工的家裏進行:可謂是真正的「家庭手工業」,成千上萬的個體生產者都參與其中。這種小規模的生產也是其它絕大多數工業的一個特點,並且,不同的地區專門生產不同的產品,比如:金屬製品生產集中在中部地區,開採煤礦則集中在東北部。
農業領域的新工藝和新技術為變革鋪平道路。十八世紀內,食品生產持續增長,這就保證了不斷增長的人口對食品的需求能得到滿足。農村的廉價勞動力過剩在許多地區引發嚴重的失業問題,也加劇了貧困問題。因此,很多人離開農村,進入城填尋找工作。這就為大規模的勞動密集型工廠體系做好了準備。
蒸汽和煤炭
因為動力來源有限,在十八世紀早期工業的發展最初比較緩慢。紡織廠、重型機械和煤礦排水都嚴重依賴一些古老的動力技術:水車,風車和馬力通常是僅有的動力源。
然而,蒸汽技術的變革開始急劇地改變這種狀況。早在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Thomas Newcomen)首次展示了他發明的由蒸汽驅動的活塞式發動機,這提高了從深礦中抽水的效率。隨著時代的發展,蒸汽發動機得以迅速改進,運用更加廣泛。效率更高、馬力更大的蒸汽發動機被運用到煤礦、紡織廠和其他幾十種重工業中。到了1800年,大約有二千台蒸汽發動機最終在英國運轉起來。
煉鐵業的多項新發明,特別是經過什羅普郡(Shropshire)的達比家族(Darby family)完善之後的發明,使人們能夠生產出更堅固耐用的金屬。蒸汽發動機在煤炭開採中的使用也確保了煉鐵業中的主要原材料的供應變得低廉可靠。煤炭成為工業之王。
工廠
傳統上,將棉花紡製成用來織布的線這一個過程是在紡織工人的家中完成的。然而,理查德·阿克賴特(Richard Arkwright)在1769年為他的「水力紡紗機」(water frame)申請了專利,這使得在一台機器上進行大規模紡紗成為可能。之後不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發明的「珍妮紡紗機」(spinning jenny)進一步引發了棉紡流程的革命。
與此類似,織布流程也由於技術的進步而得以改進。埃德蒙德·卡特賴特(Edmund Cartwright)在十八世紀八十年代發明的動力織布機(power loom)使得大規模生產低廉、輕便的布料成為可能,英國本土和整個大英帝國都渴望獲得這種布料。蒸汽技術也將帶來更多的變革。對於那些安裝在全國各地的紡織業和其他工業中的令人目眩的大型工業機械,現在可以使用持續的動力加以驅動了。
新的「製造廠」(manufactories)是所有這些新技術的產物。[1]大型工業廠房一般會採用一個主動力源來驅動整個機器網絡。比如,理查德·阿克賴特在諾丁漢(Nottingham)和科羅姆福德(Cromford)的棉紡廠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就僱用了近六百人,其中包括很多兒童,他們靈活的雙手使紡紗變成了輕巧的工作。其它工業也在工廠體制下得以繁榮發展。在伯明翰的蘇豪區,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和馬修·博爾頓(Matthew Boulton)創建了規模巨大的金屬鑄造和鍛造工廠,這些工廠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僱用了近千人製造扣環、箱子、鈕扣和新型蒸汽發動機上的零碎部件。
雖然不是所有工廠的工作環境都惡劣,但很多工廠都十分陰暗、危險性高。有些工廠被比喻成監獄或是兵營,工人在裏面受到工廠主的嚴酷管制。很多兒童被從濟貧院或孤兒院送到那裏,在酷熱多塵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被迫在高速運轉的機器的狹窄空間裏爬進爬出。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並不罕見,並且事故頻發。
運輸業
1750年以後對煤炭需求的不斷增長暴露了英國運輸體系的嚴重問題。雖然很多煤礦距離河流和海岸比較近,但潮汐和天氣狀況難以預料,煤炭運輸的速度因此減緩。對這種基本原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使得很多礦主和工業投機者開始出資建設新的運河網,以將他們的煤礦與擴張中的人口和工業中心更有效地連接起來。
早期的運河規模雖小卻帶來豐厚的收益。比如,於1761年,布里奇沃特公爵(Duke of Bridgewater)在他位於沃斯利(Worsley)的煤礦場和迅速發展中的曼徹斯特城之間開通了一條運河。在運河開通的幾週之內,曼徹斯特的煤炭價格就降低了一半。為了連接不斷擴張的河流和水路網,其他多項運河修建計劃迅速得到了議會法案的授權。到了1815年,超過二千英里的運河已在使用中,馬匹拖動的駁船運送了成千上萬噸的原材料和工業製成品。
這一時期的早些時候,大部份道路的狀況都很惡劣。許多缺乏維護,甚至一些主要路線在冬天會被水淹浸。坐公共馬車出行又慢又不舒適。運貨車輛會因路況差勁而深陷泥沼,無法將食品運到市場,倫敦因此受害尤重。面對這些難題,地方當局執行《道路收費法》(Turnpike Acts)向通行車輛收取費用,所得資金用以修建新的道路。約翰·麥克亞當(John McAdam)和托馬斯·特爾福德(Thomas Telford)等建築先驅研發出了道路建設新技術,帶來了十八世紀八十年代的「公路大繁榮」(road boom)。
十八世紀,公路建設者的成就令人驚嘆。到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乘坐公共馬車從倫敦到愛丁堡(Edinburgh)只需兩天時間,而五十年前則需要兩週之久。
撰稿人: 馬修·懷特(Matthew White)
教授馬修·懷特是赫特福德郡大學歷史系的研究員,專研十八至十九世紀倫敦的社會歷史。馬修的專業研究興趣包括犯罪、懲罰和警局製度的歷史,以及城市化的社會影響。他最近發表的作品主要關註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公共司法形式的變遷,尤其關注群眾被處決及其他司法的懲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