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及其中国之旅
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及其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并回顾了这部散文体儿童作品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再一次证明儿童文学没有国界,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
《柳林风声》及其作者
《柳林风声》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的代表作,该书1908年一经出版便风靡英国,成为一代代不同年龄的读者特别是儿童的心爱读物,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压轴之作。二十世纪末,英国的权威学术杂志《罗格斯》(Logos)评选了105部“一个世纪以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名作,《柳林风声》榜上有名。
格雷厄姆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十分不幸,幼年时母亲病逝,外婆把他带到乡间抚养长大。童年生活使他终生喜爱田野风光,热爱大自然,这正好也为他进行以小动物为题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他小时候流连的苏格兰田野风光,成为后来《柳林风声》中鼹鼠、河鼠和蟾蜍先生结伴畅游的世界。
格雷厄姆在创作这部童话之前,已经出版过《黄金时代》(1895)、《美梦时光》(1898)等儿童文学作品,并获得广泛的赞誉,但真正为他赢得世界性声誉的还是《柳林风声》。这不仅是因为《柳林风声》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也在于其细腻典雅的文笔,以及对大自然的生动细致的描写,或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本书是他深沉父爱的见证。格雷厄姆的儿子阿拉斯泰尔(绰号“小老鼠”)生下来就有严重的眼疾,从四岁起,格雷厄姆就开始每天给他讲以鼹鼠、河鼠、蟾蜍和獾为主角的系列故事,儿子听得入迷,后来为了说服儿子离开他去海边度假,他答应把这个故事一篇一篇写下来,然后邮寄给他,请他母亲每天晚上念给他听。“小老鼠”阿拉斯泰尔爱听的这个关于鼹鼠、河鼠、蟾蜍和獾的故事,经过作者进一步的修改整理,就成了后来的这部《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中的故事
《柳林风声》的主人公是四位拟人化并且性格各异的小动物——温和善良的鼹鼠、聪明热情的河鼠、成熟稳重的獾以及骄傲鲁莽的蟾蜍。温和而富于好奇心的鼹鼠结识了机灵又热情的河鼠,从此鼹鼠开始了不同于以往幽居洞穴的河岸生活,鼹鼠与河鼠一起探寻大自然的优美风光,林间的风、绚烂的阳光、潺潺的河流都让他们着迷。而在一次野林探险中,鼹鼠终于结识了心心念念想要认识的獾,獾的大气稳重令他折服。后来,三人共同的朋友——富有的蟾蜍,因为挥霍浪费,追求新奇的东西,并且不顾三位好友的劝阻,终于酿出了惨祸,锒铛入狱。不甘心的蟾蜍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越狱,历经艰难和险阻,终于回到了家乡,却惊愕地发现,自己富丽堂皇的宅邸被野林的强盗们占领了。最终,蟾蜍在三位好友的帮助下,击退了野林强盗,夺回了宅邸,同时也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体面绅士。
正如本书的介绍中所说,“这是一本少年之书,所以因此或者专是给少年看,以及心里还有少年精神活着的人们看的。这是生命,日光,流水,树林,尘土飞扬的路,和冬天的炉边之书。这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相并,成为一种古典”。这本书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爱不释手的佳作,他曾写信告诉格雷厄姆,他把《柳林风声》一口气读了三遍。《柳林风声》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最喜爱的文学作品,据说《哈利·波特》中的赫奇帕奇的象征獾,其创作原型就是本书中的獾先生。《柳林风声》至今已被译成世界上几十种文字出版,曾经先后多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和卡通片等,都很受欢迎。英国著名作家、《小熊温尼·菩》(Winnie the Pooh)的作者米尔恩(A. A. Milne)早在1929年就将本书中的部分情节改编成舞台剧上演,剧名为《蟾蜍宫的蟾蜍》。美国卡通大师沃尔特·迪斯尼还根据本书摄制了一部动画电影《蟾蜍先生》(Mr. Toad)。
《柳林风声》的汉译
最早把《柳林风声》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是著名文学家周作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周作人是中国提出儿童本位理念的第一人,他一直非常关注儿童文学的发展,而且亲自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和翻译。早在1919年,他就翻译了《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和介绍安徒生童话的人。
1930年8月,周作人在《骆驼草》杂志上发表文章《杨柳风》 (即The Wind in the Willows),大力推荐这部作品给中国读者:“平常或者有人觉得买洋书总是一件奢侈的事,其实我也不能常买,买了也未必全读,有些买了只是备参考用,有些实在并不怎么好,……这本《杨柳风》我却是一拿来便从头至尾读完了,这是平常不常有的事,……无论这给别位看了觉得怎样,在我总是很满意”,并鼓励有能力的译者将其译成汉语:“《杨柳风》……的确是二十世纪的儿童(一岁到二十五岁!)文学的佳作,值得把它译述出来,只是很不容易罢了。”
在他的推动和帮助下,1936年有两个汉语译本在中国出版。这是《柳林风声》在中国最早的译本,译者分别为朱琪英(又名薛琪瑛)和周作人的学生尤炳圻,各用周作人的两篇文章为序,尤炳圻译本还配有著名画家丰子恺画的插图。
此后,中国的一代代翻译家们继续不断地尝试把这部优秀的作品介绍给中国的儿童读者,《柳林风声》成为最广为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译本不断推出,迄今为止,已共有近90种汉语译本,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写本、简写本、绘本等,书名也各有不同,如《柳林风声》、《杨柳风》、《拂过杨柳的风》、《柳树间的风》、《柳树林的秘密》、《鼹鼠柳林奇遇记》、《鼠的遐思》、《柳林四侠》、《柳林中的风声》、《蛤蟆传奇》、《风吹杨柳岸》等等。这些译本风格各异,其中以杨静远译本《杨柳风》(1997)和任溶溶译本《柳树间的风》影响最为广泛。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柳林风声》的翻译难度不小。从语言来说,原作故事引人入胜,语言清新优雅,就像是富有诗意的散文,读起来很有韵味,并伴以恰到好处的英式幽默。如何克服中英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将20世纪初英国乡村的生活场景成功再现给中国读者,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比如,小说中蟾蜍因为偷窃汽车被关进监狱,后来伪装成洗衣女工才得以逃脱,坐上了一条驳船。撑船的女人要求他帮忙洗衣服,格林厄姆将蟾蜍与衣服的“战斗”过程描述得十分生动精彩,其中有这么两句:“Nothing that he could do to the things seemed to please them or do them good. He tried coaxing, he tried slapping, he tried punching; they smiled back at him out of the tub unconverted, happy in their original sin.” 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衣服描绘成了淘气的孩子,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地表现出蟾蜍手忙脚乱的场景。特别是其中“coaxing”、“slapping”、“punching”等一系列动词,非常传神。译者杨静远将其处理为:“不管他怎样努力,总讨不到那些衣物的欢心,和它们搞不好关系。他把它们又哄,又拧,又搧耳光,可它们只是从盆里冲他嬉皮笑脸。心安理得地守住它们的原罪,毫无悔改之意。”杨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法,把这几个词翻成“哄”、“搧耳光”和“拧”,并且调整了语序,成功地引起中国小读者的共鸣,让人忍俊不禁,从而牢牢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实,仅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Toad”的名字为例,翻译之难便可见一斑:原本骄傲鲁莽的“Toad”是故事的中心,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回理智,成长为一名体面的绅士。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1]是译成含贬义的名称“癞蛤蟆”?还是中性通俗的名称“蛤蟆”?或是译成学名“蟾蜍”?又或是音译为“托德先生”?译者们都曾为此煞费苦心,翻译效果也是见仁见智。在笔者看来,在翻译“Mr. Toad”的名字时,音译的方法并不合适,因为“Toad”是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之一,汉语读者根本无法“托德先生”这个译名中明白其为何物,所以用意译的方法更恰当。但是,不管是“蛤蟆”还是“癞蛤蟆”,在汉语语境中都会引起一些与源语文本无关的、比较负面的联想,译成“蟾蜍先生”应该更合适一些。
结语
好在,儿童文学没有国界,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因为童心总是相通的。正是这些译本,帮助中国的读者了解并喜欢上了这部经典作品。相信随着中英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译本出现,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尤其是小朋友,在格雷厄姆创造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正如安东尼·霍普(Anthony Hope)在为格雷厄姆撰写的墓志铭中所写:“所有时代的儿童和所有时代的文学都因为他而更加幸福”。
文章内容可通过“创作共享”版权许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使用传播
撰稿人: 滕梅
滕梅,中国海洋大学英语系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成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及儿童文学翻译,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翻译研究院基金项目等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