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教育
在一个越来越繁复的世界里,目不识丁的男孩或女孩能获得的机会是微小的。有鉴于此,一些日校成立了,种类包括贫民儿童免费学校(Ragged Schools)、教区学校(Parish Schools)以及教会学校(Church Schools)。
贫民儿童免费学校来源于主日学校(Sunday School),这是由罗伯特·赖克斯(Robert Raikes)于1780年在格洛斯特(Gloucester)创立的,他教孩子识字,使他们能够看懂圣经。后来,朴茨茅斯(Portsmouth)的修鞋匠约翰·庞兹(John Pounds)聚集了一群孩子与他的残疾侄子玩耍做伴,到了1818年,他大约有了一个三四十人的班级,他用《圣经》教他们识字,因为这是当时唯一容易获得的书籍。这种想法传到了伦敦。1844年,十九所贫民儿童免费学校联合成立了贫民儿童免费学校联盟(Ragged School Union),由沙夫茨伯里勋爵(Lord Shaftesbury)领头。到了1861年,他们在伦敦的儿童学生达四万多人,包括罪犯、酒鬼、恶毒的继父继母的孩子,还有弃儿——甚至还有“可怜的罗马天主教徒的孩子,这些教徒须是不反对自己的孩子读圣经的”。到了1870年,伦敦有两百五十所贫民儿童免费学校,伦敦之外则有一百多所。与此同时,某伦敦富商的儿子、伊顿毕业生昆丁·霍格(Quintin Hogg)于1863年创建了一所贫民儿童免费学校,就在伦敦河岸街(Strand)附近,当时霍格年仅18岁。他的学生属于街头儿童中最野蛮、最赤贫的那一类。霍格坚持办学,甚至为无家可归的男孩子们建了个“寄宿小客栈”(doss house)。他的一个姐妹参与管理为女子所设的班级,而这些女孩与男孩一样野得难管教。伦敦理工学院(London Polytechnic),即现今的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其源头可追溯到昆丁·霍格。
学徒
学徒制的理念是值得称道的:学徒期是固定的,通常是七年,某个行业的师傅或女师傅会训练培养一个年轻人,使他学会靠此技能谋生。师傅负责学徒的衣食住,但没有义务付给他报酬,不过许多师傅在学徒期的最后几年会支付薪酬,这时学徒已经充分掌握了技能,能成为师傅的好帮手。这个体系在全社会各行各业都通用。富商、金匠、银行业者从满怀希望的学徒的家长支付的学费那里获得了不菲收入。泰晤士河船夫与驳船夫公司(Company of Watermen and Lightermen of the River Thames)握有泰晤士河上运输的垄断权,1858年,该公司员工门下共有学徒2140名。穷师傅可以从来自教区济贫院童工的无酬劳动中获利。许多丑闻是关于教区学徒受虐待后逃跑,甚或受虐致死的。
教区学校
教区济贫院是为那些没能被送出去做学徒的孩子们提供教育的,然而这项职责并没有被充分地履行。一些济贫院为达到要求,将儿童送往伦敦郊区为贫困儿童设立的“伦敦中心地区学校“(Central London District School),该校号称“巨怪学校”是因为它的规模——它收纳了一千名学生。(后来,查理·卓别林曾是那里的学生。)
教会学校
英国国教(Church of England)与不从国教者运动(non‐conformist movement)都提供初等教育,也采用了兰卡斯特体系(Lancaster system);据此,最聪明的学生将其所学教给一群同辈同学,而每个人又将所学依次传递,等等:这样的方法有条不紊,表面高效,但也容易出错。然而,约瑟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本人用这种方法教授一千个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和“计算”。该体系在1846年被接受过正式训练的中小学教师所取代。这两个机构都设立了教师培训学院,为他们的毕业生成为训练有素的合格教师提供就业资格。
犹太人免费学校
犹太人免费学校于1817年在伦敦东区成立。到了1822年,该校为六百名犹太男孩以及三百名女孩——人数几乎达到“巨怪学校”的规模——提供“一种宗教的、 道德的以及实用的教育”。摩西·安杰尔在1842年到1897年担任校长,他博学且极富教书的天赋。到了1870年,该校学生达两千四百名,可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校。(该校如今仍在哈罗镇。)
公学
只有英国人会将他们最排他、最昂贵的教育机构称之为“公立”,而温彻斯特学院(Winchester College)是最早的一所,建于1382年。伊顿的圣玛丽学院(the College of St Mary at Eton)随后于1440年创立。在十九世纪,一连串的新学校相继成立,反映了中产阶级对于贵族与绅士的地位象征的向往。他们强调运动精神的重要性,强调某种基督教精神的重要意义,这一派后来也被称为“强身派基督教”(Muscular Christianity)。他们培养了自信的年轻人,预备成为军队或行政机构的领导者,效力于英国本土或大英帝国。在优先次序上,学识变得不那么受重视了。
女子教育
在上层阶级中人们过去认为女孩子终要嫁人,因此并不需接受正规教育,她只需长得漂亮,懂得娱乐款待丈夫的宾客,再生几个孩子。诸如弹钢琴、唱歌与插花这样的“才艺”都是极为重要的。若不能找到丈夫,她的前景将会是严峻的,会变成“未婚姑妈”(maiden aunt),总是被召唤去照顾她年迈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孩子。她甚至可能被迫从事家庭女教师的职业,被“关”在上课的房间里,与学生们待在一起,而这些学生并无兴趣去吸收她正在讲解的知识。这对于聪慧的女性而言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但是,她们的境遇也得到了改善,当坐落在伦敦哈利街(Harley Street)的女王学院(Queen’s College)在1848年建立的时候,该学院给予家庭女教师一个公认的、很畅销的资格证明。那里不谈“才艺”。十年之内,切尔滕纳姆女子学院(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也建立了。其他的女子公立学校随后建立。女子教育的发展再度引发了对选举权的诉求。全国女性选举权协会联合会(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在1897年创立,遭到女王的强烈谴责,女王本人坐拥难以想象的权力,却不能明白女人究竟为什么会想获得选举权。
国家干预
1833年颁布的《工厂法》(Factory Act)向雇主施加一项责任义务:为13岁以下雇员提供半日制教育。实际上,该法案却很容易被忽视,而突破性进展发生在1870年。当选的学校董事会可以征收当地税收,用以开设新学校,为10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教育。1880年为男童女童提供的初等教育成为义务教育,而年龄上限延长到了13岁。到了1874年,这样的“公立小学”(Board Schools)有五千所。法律的另一变化使女子文法学校得以建立,并受到资助;到了1898年,这样的学校已达九十所。
大学
几百年来,牛津剑桥这些古老大学在录取新生时设置了三道关卡。申请者必须一是男性,二是未婚,三是英国国教教徒。这其中的第二项与第三项,用点小花招是可以规避的,第一项可没办法。从1828年起,无宗派学院(non-sectarian colleges)开始在伦敦设立,于1836年组成了伦敦大学(London University)。杜伦大学创建于1832年,曼彻斯特欧文学院(Owens College in Manchester)成立于1851年,伯明翰大学创立于1900年。1878年,伦敦大学有两个学院招收女生,即贝德福德学院(Bedford College)与1886年维多利亚女王创建的皇家霍洛威学院,后者受到了专利成药收益的资助。但是,牛津与剑桥大学在二十世纪以前仍在抵制女性入学。
文章翻译: 傅燕晖
文章内容可通过“创作共享”版权许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使用传播
撰稿人: 丽莎·皮卡德(Liza Picard)
丽莎·皮卡德研究和创作的主题是伦敦的历史。在退休搬回到牛津住之前,她曾长居在格雷律师学院路和哈克利区,为国家税收部门的律师事务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