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伦敦
长久以来,伦敦一直是诗歌、散文、论辩和戏剧的创作灵感源泉。本专题以多种角度欣赏作家们描绘这座城市的手法,从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作于威斯敏斯特桥上》(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的恢弘、狄更斯作品中的扒手和贫民窟组成的阴惨世界,到《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中的伦敦那印象派主义的现代风情。
莎士比亚的伦敦
在莎士比亚笔下,伦敦是一座熙熙攘攘、快速扩张的城市。要是把王族、贵族、商人、工匠、劳工、戏子、乞丐、小偷、娼妓、密探,还有在欧洲大陆受政治或宗教迫害的避难者都算在内的话,那时伦敦的人口差不多有十万。尼德兰、比利时、日耳曼乃至更远方的商人,被英国的繁荣经济吸引,纷纷来伦敦开店做买卖。于是,漫步街头的伦敦人会听到各种口音和语言——一曲欧洲各地三教九流的合唱。
查看更多伦敦不仅是很多莎翁戏剧创作和上演的地方,也是其故事发生的舞台:最为明显的例子为《亨利四世》中的第一、第二幕,莎士比亚把伦敦生活风貌描绘得栩栩如生,既有妓院酒馆的“下贱”情景,也有宫廷的精致社交圈;《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则较为含蓄,虽然故事设定在是维罗纳,但灵感却源自充满喧哗暴力的伦敦街头。
查看更多特辖的街道
随着十八世纪工业化的开始,激进主义崛起,来自政府的压迫愈演愈烈。在伦敦,豪奢和赤贫毗邻。1792的年夏天,海峡对岸的法国爆发革命,诗人兼雕版师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写下《伦敦》一诗。该诗最早的手稿,可在大英图书馆收藏的布莱克笔记本中找到。
查看更多布莱克的诗作揭示了一个灵魂蒙昧的城市、一个狼奔豕突的世界:鲜血沿宫墙淌下,娼妓受性病折磨,孩子被迫扫烟囱,无辜的婴儿降临在无力抚养的母亲怀中。从扫烟囱孩子的“哭泣”、娼妓的“咒骂”到士兵的“叹息”,城市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此诗的叙述者为诗人本身,《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的引言中说他可以“看到现在、过去和未来”。布莱克认为,只要“打开”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便能活跃、敞开我们的思想。
查看更多浪漫主义诗人与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浪潮所带来的巨大震动、革命所引发的自由和社会正义思想,使一批史称的“浪漫主义诗人”得到启发。威廉·华兹华斯在前往法国时途经伦敦,写下名作《作于威斯敏斯特桥上》。这首诗,无论是主题还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都属异类,他的诗歌通常排斥新兴的工业化的城市生活,赞美田园生活的美好。而这首诗描写伦敦的清晨,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这座繁忙的城市苏醒之前难得一见的静谧之美。
查看更多伦敦的“生活情趣”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伦敦,多样性和不公,生动地刻印在皮尔斯·伊根的畅销奇情小说《伦敦生活》中。小说中心人物汤姆、杰瑞和逻辑都是富足的城市青年,一心想见识伦敦穷人区的“生活情趣”。小说凸显当时大都市的贫富差距,在享受传统化妆舞会、展览和社交活动之余,汤姆和杰瑞也去拳击赛、斗鸡场、监狱和酒馆这些穷人的娱乐场所。在某个东区酒吧,他们发现一个由不同种族、不同身份的人构成的地下社会,在这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可以轻松地打成一片。汤姆和杰瑞反串式的小小冒险有很多自传的成分,源自伊根和小说插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罗伯特·克鲁克香克与艾萨克·理查德自己的生活。小说对伦敦城的贫民多少有些浪漫和煽情的描写,为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和亨利·梅休(Henry Mayhew)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查看更多狄更斯和地下犯罪世界
论及揭露维多利亚早期伦敦的黑暗面,没有哪个作家比查尔斯·狄更斯更出名。他的很多灵感来自长夜漫步伦敦街头的经历:“我……今晚想散个步,一场伟大的、伦敦式的、贫民窟后巷式的散步,就像骑士探寻冒险那样”,他在信里向朋友这样写道。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Oliver Twist)中,一名孤儿在济贫院度过幼年,后误入扒窃团伙,被精于掌控人心的费金控制。这部小说是对新通过的《济贫法》修订案的抨击,其社会反思性和娱乐性一样出色。
查看更多贫民窟、街头小贩和下水道拾荒者
不只是小说家对这座英国首府的阴暗面感兴趣:十九世纪城市穷人的穷困、走投无路、恶劣居住环境乃至无枝可依。亨利·梅休在《伦敦劳动者和穷人》(London Labour and the London Poor)中调查街头小贩、扫地工、街上和下水道的拾荒者,与读者分享这些群体的故事。这是最早关于贫困调查的文献之一。梅休不仅描绘这些伦敦穷人,还让他们自己发声。这些文字跃然纸上,且力透纸背。
查看更多《化身博士》
论及与伦敦有关的恐怖形象,杰基尔和海德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部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小说中,标题人物经典的人格分裂,与城市同样极端的两极分化交相辉映:杰基尔博士代表充满光明和财富的世界,海德栖居在索霍区乌烟瘴气的险恶街头:“凄凉的街道……像是某个噩梦里见到的某个城市的某区”。这则故事立刻被搬上舞台,首演就在1888年开膛手杰克第一次行凶之前不久。新闻报道很快把两者联系起来,这种联想也在公众脑海里挥之不去。
查看更多贝克街221b
很少有作家像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那样,与伦敦关系如此密切——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生于苏格兰,只偶尔逗居伦敦,虽然在城里工作,却喜欢待在乡下。尽管如此,他笔下大名如雷贯耳的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边呼吸着维多利亚时代伦敦城的雾气和煤油灯烟气,一边谱写探案传奇的。大侦探住在贝克街221b的公寓里,离摄政公园不远,那个寓所现已成故居博物馆。在《红发会》中,福尔摩斯讲到,“了解伦敦这座城市各种情况,是本人一种癖好”。为了寻找线索,从莱姆豪斯的穷人区,到海德公园西畔新建成的格洛斯特街区,他的足迹遍布城市每个角落。你现在依然可以实地走访探案集中出现的很多地点和街道,可见作者本人对伦敦的了解,完全不亚于他笔下的名侦探。
查看更多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伦敦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喜爱伦敦,其小说《达洛维夫人》著名的开场就是克拉丽莎·达洛维在街头的漫步。小说梦一般的叙述,引着读者穿过拥挤的都城,进入一个个孤岛般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对城市的刻画具有显著的现代气息——充斥着汽车、双层大巴、广告和现代战争创伤。克拉丽莎赞美这种城市漫步:“真的比乡间散步还好”。然而,散步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娱乐,也好让“街上游魂”藏起自我,混入“浩荡的无名氏共和游逛大军”。
查看更多为什么伦敦像布达佩斯?
《明智的孩子》(Wise Children)为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最后一部作品,它歌颂了二十世纪伦敦人文语言的丰富性、多样化和彼此间的泾渭分明,其开场是一段自问自答:“问:为什么伦敦像布达佩斯?答:因为它也是一水之隔的两个城市。”该作品反映伦敦一个世纪的生活,讲述一座变化不休、永远被分割的城市。卡特的童年及成人后的时光大部分是在南伦敦度过的,而这部小说是她为已消逝的伦敦——那时的伦敦尚有茶店和歌舞厅——所献上的挽歌。叙述者朵拉发现,“百年总有一次,人人都对亲爱的老伦敦拼命上下其手,然后把她拆光回炉重造……但旧城一去不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