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的笔记本
出版日期: 1787–1818 文学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类型: 浪漫主义诗歌 创建: 1787–1818
创作于政治氛围动荡不安的十八世纪晚期,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诗歌创作揭示了人的激情和社会政治习俗间的矛盾张力。他应对的激进主题包括贫穷、童工、教会压迫等等,也表达了接纳儿童个性和渴望的主张。布莱克的笔记本凝聚其三十年的文字和绘画创作灵感,读者可从中深入了解其众多著名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如《伦敦》(London)、《老虎》(The Tyger)和《扫烟囱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
威廉·布莱克是什么人?
威廉·布莱克的父亲是伦敦索霍区(Soho)的内衣商贩,共有六个孩子,布莱克排行第三。布莱克一生都在伦敦度过,孩提时见过很多幻象,例如在佩克汉姆雷伊(Peckham Rye)的一棵树上看到“天使羽翼缀满枝头,闪亮似繁星”。1772年,当时著名的雕版师詹姆斯·巴塞尔(James Basire)收他当学徒,拓宽了他的智识和艺术教育。在伦敦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临摹壁画和石碑的三年时光使他迷上了历史和中世纪艺术。
1782年,他与凯瑟琳·鲍彻(Catherine Boucher)结婚,凯瑟琳坚定地陪伴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照料他无儿无女的一世。
虽然在雕版艺术界颇有口碑,可布莱克对神秘意象及宗教信仰的强烈感受使其在极度高亢和低落的精神状态间摇摆。布莱克在人生末年几近疯癫。在垂死的病榻上,他最后一次看到辉煌的幻象,并“引吭高歌他眼中的天堂盛景”。
布莱克的印刷工艺
1784年,当布莱克的父亲去世后,布莱克和凯瑟琳,以及过去在巴塞尔门下的同窗学徒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er)一起,办起一家印刷厂。他用40镑购置木滚筒,开始实验各种印刷技术。他挚爱的弟弟罗伯特可能在替布莱克打下手并与他们一家同住,罗伯特是一名艺术家和皇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的学生。1786年末,罗伯特因肺痨病倒,布莱克几乎独力照料他。1787年2月,罗伯特病死,布莱克大受打击,随即卧床不起,据说整整连睡三天三夜。
罗伯特仿佛一直陪伴着他。他死后一年,布莱克称弟弟在幻境里向他传授一种新的刻版技术。随后,布莱克便开发出一套“凸版蚀刻”(relief etching)技术,把文本直接写到铜板上,同时配上设计或图画。他用耐酸液体在铜板上直接镜像书写,然后用酸剂浸泡铜板,把未被耐酸液覆盖的部分腐蚀掉,使文字和设计图案凸起,涂上墨水就可以直接上滚筒。这种方法一可免除昂贵的雕版工序,二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块雕版上同时编辑文字和图像——使布莱克的两大创作天赋象征性地合二为一。布莱克赞叹这种“让画家和诗人融为一体的印刷技术”,“理应获得公众关注”。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书被他称为“诗画本”(illuminated books),最早出版于1788年。
笔记本
这本笔记本(159 x 197毫米;58张纸)原属布莱克的弟弟罗伯特,还有几张罗伯特生前的画作。布莱克一生珍藏此笔记,作为对弟弟永恒的纪念,但也用它工作,记下画作素描和诗篇梗概,因此尤其引人入胜,让我们一窥布莱克知名度和公评最高的若干作品的创作过程。
布莱克的笔记凝聚他三十多年心血,第一页是一组铅笔画的纹章,题为“善与恶的概念”。这些纹章记载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也许是在弟弟早逝的刺激下所作。从这组纹章中,布莱克选出17种,蚀刻印刷成一本小册子,名为《献给孩子:天堂之门》(For Children: The Gates of Paradise,1793)。可能在1793年左右,当写到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时,布莱克把笔记本倒转过来,从最后一页开始继续写。他在这些页面上誊抄过去的诗作,后来还加上大量评注,其中的很多诗篇后来收入《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
《天真与经验之歌》
布莱克的《天真与经验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也许是他最著名的诗集。如他在副标题所中所写的,他在这组诗集中探究“人类灵魂的两种矛盾状态”。尽管韵律简单,运用的也是儿童、动画和花卉的意象,但这些诗歌往往饱含困苦、争议和讽刺,反映了布莱克内心深处的政治信念和精神体验。
布莱克声称,儿童对他作品的理解不会比大人差,甚至还更好。他想表达的是:孩子对事物的理解直截了当,而大人活着不得不有所妥协,理解力也就蒙上一层云翳。但是这些诗歌是天真与经验“之歌”,而不是“歌颂”天真与经验,诗篇的格律有18世纪儿童诗歌和歌谣的韵味。虽然当时很多针对中等阶层儿童的作品都带一些简单的说教意味,但布莱克不仅刻意避免一切教条式的伦理,诗篇中的很多内容反而模凌两可,使人不安。
伦敦
威廉·布莱克在1792年夏天创作此诗。从上文的笔记和《经验之歌》配图中,可见其草稿和雕版印刷版本。
在此诗中,布莱克探究贫穷和革命,发掘想象的力量。他对伦敦“肮脏”街头的描绘,源自他对当时社会堕落的认知。他目睹一座城市肌体与灵魂的腐坏,在他的诗中烙印成扫烟囱童工、士兵和娼妓的苦难。然而,从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为诗篇《伦敦》作的配图可见,希望没有完全灭绝:一个孩子指向门后,光明从那里射出,一位老者低头端详,一脸信赖的神色。这张配图展示了一种可能的救赎:老年和少年的结合,理性和想象的联姻。
我漫步走过每一条特辖的街道,
附近有那特辖的泰晤士河流过
在我所遇到的每一张脸上,
我看到
衰弱的痕迹与悲痛的痕迹交错。
每一个成人的每一声呼喊,
每一个幼儿恐惧的惊叫,
在每一个声音,每一道禁令里面
我都听到心灵铸成的镣铐。
那扫烟囱的孩子怎样地哭喊
震骇了每一座变黑了的教堂,
还有那倒运的兵士们的悲叹
带着鲜血顺着宫墙往下流淌。
但更多的是在午夜的街道上,我听见
那年轻的娼妓是怎样地诅咒
摧残了新生婴儿的眼泪
用疫疠把新婚的柩车摧毁。[1]
I wander thro’ each charter’d street,
Near where the charter’d Thames does flow.
And mark in every face I meet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
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
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In every voice: in every ban,
The mind-forg’d manacles I hear
How the Chimney-sweeper’s cry
Every black’ning Church appalls,
And the hapless Soldier’s sigh
Runs in blood down Palace walls
But most thro’ midnight streets I hear
How the youthful Harlot’s curse
Blasts the new-born Infant’s tear
And blights with plagues the Marriage hea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