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出版日期: 1807 类型: 儿童文学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共收录二十篇短篇故事,旨在帮助年轻读者领略莎士比亚戏剧的精妙所在。该书深受儿童读者喜爱,与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 in Wonderland)和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的《柳林风声》(Wind in the Willows)齐名。该书由查尔斯和玛丽·兰姆姐弟合著(1807年首次出版时,仅署查尔斯·兰姆之名),自出版以来便行销不衰,还被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其中译本也在二十世纪初风靡一时。出版二百多年来,《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以老少咸宜的风格,成为了全世界无数儿童和成人的莎翁戏剧入门读物。

查尔斯·兰姆

出生: 1775年2月10日 逝世: 1834年12月27日 职业: 散文家、诗人
了解该作家

兰姆姐弟的生平

玛丽和查尔斯·兰姆姐弟的生平故事,读来实在令人扼腕。二人分别于1764年和1775年出生在伦敦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年轻时生活拮据,艰难度日。查尔斯十分幸运,可以在伦敦基督公学(Christ’s Hospital School)求学,并在那里结识了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但玛丽则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还要做裁缝来挣钱贴补家用。姐弟二人都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查尔斯进入东印度公司,成为一名实习职员,却在1795年几近精神失常,入精神病院治疗六周;但真正的不幸接踵而至,1796年九月某日,查尔斯下班回家,发现姐姐玛丽因一时精神狂躁,将二人的母亲刺死、父亲刺伤。查尔斯向当局保证负责照料玛丽日常生活,才使玛丽免除永久拘禁之灾。

于是,姐弟二人便共度余生,查尔斯称这段时间为“孤独相依”(double singleness)。查尔斯仍在东印度公司的会计部门任职,白天勤勉工作,夜晚写作诗歌散文,而玛丽则在家操持家务,尽管所受教育极为有限,却还自学了法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姐弟二人共事,创作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这段经历帮助玛丽开拓了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的新事业,此后,二人又合著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查尔斯交游名士,以批评文章和散文而赢得声誉,但玛丽却仅有一部面向成人的作品得以发表——一篇关于缝纫的文章,用的还是假名。她的大部分作品,以及她在《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创作中所饰演的重要角色,在她生前都不为人知,直到死后多年才重见天日(玛丽于1847年去世,那时查尔斯已去世十三年) 。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创作历程

1805年,激进主义哲学家威廉·戈德温的第二任妻子,出版商玛丽·简·戈德温(Mary Jane Godwin)向玛丽·兰姆提出,可以将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成叙事散文,供儿童阅读。玛丽表示同意,并鼓动查尔斯也参与其中。喜剧由玛丽改编,悲剧则由查尔斯操刀,两人相互审校对方的作品。二人删繁就简,将莎剧浓缩为简短易读的故事,方便儿童、尤其是女孩阅读,因为那时女孩读书的机会不多;同时,他们尽力保留莎士比亚的原句,也会删去他们认为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所以按现在的标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难免显得说教气息浓厚)。玛丽曾写过一封信,生动描绘了姐弟二人共用一张桌子写作的场景:“就像《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里的赫米娅(Hermia)和海丽娜(Helena)一样……我吸着鼻烟,他一个劲地抱怨自己什么都写不出来,一直唠叨到写完为止。”

最终,姐弟二人共改编了二十部莎剧,其中即包括《暴风雨》(The Tempest)、《李尔王》(King Lear)、《哈姆雷特》(Hamlet)、《奥赛罗》(Othello)、《仲夏夜之梦》、《驯悍记》(The Taming of the Shrew)和《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著名剧目。玛丽改编了其中十四部,主要是喜剧,查尔斯则改写了六部悲剧。但1807年该书出版时,仅将查尔斯列为唯一作者,个中原因除了玛丽的性别,还有精神疾病这桩“家丑”。直到1838年,玛丽的名字才出现在扉页上,她对这本过去两百年间最受喜爱的儿童作品中所作的贡献,才终于得到了认可。

同道与同侪

学生时代,查尔斯便与柯勒律治结为好友,这份友谊对他一生意义非凡:他早期的诗歌与柯勒律治的作品一同收录在后者的《诗集》(Poems)第二版中,而也是经由柯勒律治,他才得以结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其他领军人物,比如威廉和多萝西·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and Dorothy Wordsworth)和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一家(当然是拜《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所赐),都成了他的挚友。

自1806年起,查尔斯和玛丽每周都会在伦敦家中举办聚会,并以他们为中心,组建起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交圈,其中不乏居住伦敦的文坛大家,诗人有约翰·济慈(John Keats)、散文家有威廉·黑兹利特(William Hazlitt)和托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y),还有做批评家兼记者的雷·亨特(Leigh Hunt,也是查尔斯的校友),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这姐弟二人都记忆深刻。画家本杰明·罗伯特·海登(Benjamin Robert Haydon)还记得1817年十二月,曾有一场觥筹交错的晚宴,宴会上有兰姆、华兹华斯和济慈——这为伦敦文学界圈子的关系紧密,又添了一件明证。海登还记得,在那场“永世铭记之宴”上,“华兹华斯吟咏弥尔顿(John Milton)和维吉尔(Virgil)时抑扬顿挫,济慈情绪高昂,状若文思泉涌,兰姆也不时有幽默妙语;席间高论频频,我此生再无如此欢愉之时。”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在世界各地

尽管各路评论对《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问世表现平淡,但商业上,该书可谓一炮而红,且越来越广为人知,一版再版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从1807年开始,该书仅英文版便有二百余种,自面世以来便行销不衰,称得上是莎剧有史以来传诵最广的改编版本。

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火爆,不仅只停留在了英语世界:莎剧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亚洲为人所知,很大程度上便要归功于兰姆。该书在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学校中被用作读本和教材,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尤其如此;该书还曾东渡日本,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首次被翻译,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书仅日文版便已有近百种,还被译为包括缅甸语、斯瓦希里语、马其顿语和匈牙利语在内的四十多种语言。该书翻译难度较莎剧原著大大降低,故译本语言平实简洁,使其老少咸宜,声名远扬。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在中国也曾风靡一时。1903年,书中十篇故事由无名氏译成文言文,题为《澥外奇谈》。书中前言提到:

“其(指莎士比亚)所编戏本小说,风靡一世,推为英国空前大家,译者遍法、德、俄、意,几乎无人不读,而吾国近今文界,言诗词小说者,亦辄啧啧称索(莎士比亚)氏,然其书向未得读,仆窃恨之,因亟译述是篇,冀为小说界上,增一异彩。” [1]

为吸引潜在读者(其中大概又以男性为重),书中各篇故事的标题译法可谓噱头十足:《维洛娜二绅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译为《蒲鲁萨贪色背良朋》[2],而《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则译为《计上计情妻偷戒指》。

《澥外奇谈》获得了空前成功,以致第二年,译著等身的翻译家林纾(以不通英文却能翻译英文作品而闻名)便率其团队重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这次则是将二十篇故事全部译成中文,题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销量同样喜人,出版三十年即再版十一次。该译本的成功,激励林纾及其团队于1916年莎士比亚逝世300周年之际,再译出一批莎剧故事,而此次翻译所选择的原本,则是未经兰姆姐弟改编的其他莎剧。

若非兰姆姐弟改编莎剧,这位“英国诗人”恐怕也不会像如今这般世界闻名;如此想来,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撰稿人:安德鲁·迪克森(Andrew Dickson)

文章翻译:郑瀚文

文章内容可通过“创作共享”版权许可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使用传播

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

木心美术馆 | 2017/10/15 - 2018/01/14

“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将于10月15日至2018年1月14日在木心美术馆举行。展览旨在纪念中国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木心先生以及他对英国文学的深厚热爱。

了解更多 查看全部展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