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一生

從斯特拉特福到倫敦(再返回家鄉),從「鵲起之鴉」到「我們的舞台奇才」,安德魯·迪克森(Andrew Dickson)為我們細數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生平點滴。

曾有人說,一張明信片的背面就足以把莎士比亞的生平全數裝下。事實並非如此。已有豐富的史料揭示他來自殷實的中產階級家庭背景,還有廣泛的商業興趣。不過關於他的生平,尤其是他的天賦所自何來,我們確實仍知之甚少:主要的戲劇並沒有原稿,原始資料亦沒有註釋說明,也沒有親密信件往來。只有一些零星的傳聞軼事,暗示著他可能是個甚麼樣的人。唯一能確認的或許就是:莎士比亞遠離聚光燈的焦點,並不引人注目。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作品裏,這位迄今最偉大的劇作家似乎都在遵循著這樣的座右銘而行,它還藉由哈姆雷特(Hamlet)說出了口:「戲劇是關鍵」(The play’s the thing)(第二幕第二場第六零四行)。

莎士比亞來自殷實之家,父親約翰是優質手套的製造商,母親瑪麗(娘家姓阿爾丁)出身於富足的務農家庭。威廉在5歲的時候,父親被任命為市首席議員,實際上相當於市長。雖然現今已無記錄留存,我們幾乎可以斷定,父親身居高位,威廉定是被送往斯特拉特福文法學校就讀,而他在拉丁語、希臘語以及文學方面接受的訓練日後將不斷在他的作品中顯露出來。不過,即便他有上大學的志向,在1582年晚些時候,這樣的抱負也不可能實現了,因為這時當地一個名叫安妮·哈瑟維(Anne Hathaway)的女人發現自己懷了威廉的孩子。威廉當時年僅18歲,哈瑟維已是26歲。這對情人不得不倉促成婚,他們的長女蘇珊娜(Susanna)於1583年5月26日受洗。1585年2月,一對雙胞胎朱迪絲(Judith)和哈姆內特(Hamnet)出世。

雖然在這之後莎士比亞很有可能在斯特拉特福繼續待了一段時間,卻沒有人能確定他是甚麼時候去了倫敦的,或者他多久回來一趟。介於雙胞胎出生與莎士比亞首次作為劇作家亮相的七年隱秘時光通常被稱為「迷失之年」。雖然他的名字在1589年的一次法庭案件中被提到,他下一次的真正出場卻是在1592年。這一年,某個對手作家(帶著明顯的譏諷語氣),如此描述道:一隻有天賦的年輕「鵲起之鴉……用他的自負奇思震撼舞台」(原文為“Shake-scene”,除了有「震撼舞台」的意思,還與“Shake-speare”的姓氏相呼應——譯註),用亨利六世的命運創造出了一部情節緊湊的史詩般劇作,就此成名。有些人推測現存的莎士比亞年輕時的首部劇作就是喜劇《維洛那二紳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很有可能他那部血腥的羅馬悲劇《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和另外兩首長詩《維納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1593)與《魯克麗絲》(Lucrece,1594)也是在這一時期所創作的。此時的莎士比亞雄心勃勃,才華橫溢,在任何一條創造性道路,但凡觸手可及,他便會去做一番嘗試。

莎士比亞的第一份工作很有可能是為一名自由演員兼任劇本編輯,但在1594年,他成為了「張伯倫勳爵劇團」(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的合夥人。在莎士比亞的創作生涯中,這一份非同尋常的安穩保障使得他的收入從未間斷過,也使他能夠與合作夥伴團體建立緊密牢固的關係。這一群人一同在蕭地奇(Shoreditch)與薩瑟克(Southwark)的劇院演出,劇本極有可能包括了《理查二世》(Richard II)、《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1595-1596),以及早些時候的劇本,如相當受歡迎的《理查三世》(Richard III)。他們還在宮廷為伊麗莎白女皇一世表演,也在法庭審判地點演出。莎士比亞的名氣飛速上升,批評家弗朗西斯·米爾斯(Francis Meres)在1598年發表的讚辭可見一斑。米爾斯稱莎士比亞是倫敦劇作家中的領軍人物,還是一位「語言甜美流暢的詩人」。莎士比亞在這一時期比任何時候都更忙碌,在《亨利四世》上下篇(Henry IV)的創作中成功回歸英國歷史,同時還創作了《約翰王》(King John)與《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劇本。

莎士比亞的「台下」生活在1596年8月出現了悲劇事件,他11歲的兒子哈姆內特逝世,死因不明。而在倫敦,更多的災難緊隨其後,張伯倫勳爵劇團陷入困難時期,他們位於蕭地奇的劇院租約出現了問題,於1598年聖誕節期間解散公司,帶上盡可能的「家當」搬到了泰晤士河對岸薩瑟克的新址。他們將這新/舊的劇場稱為環球劇場(the Globe)。《亨利四世》系列的結局篇《亨利五世》(Henry V)很可能(就於1599年在這里首演,大約)與《裘力斯·凱撒》(Julius Caesar)同期上演。

在環球劇場時,莎士比亞的創作變得更富探索性。莎士比亞似乎在《哈姆雷特》(Hamlet)早期版本的構思創作上花費了數年時間,大概到了1600年才搬上舞台,緊接著推出的是懸念重重,扣人心弦的《奧賽羅》(Othello)。他此時創作的喜劇也更具雙重性和豐富性,《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約1601年)具有朦朧美,《一報還一報》(Measure for Measure,1603-1604)與《終成眷屬》(All’s Well That Ends Well,1604-1605)則是不加掩飾的荒涼。有人這樣推斷:莎士比亞當時正經歷某種個人危機——這是我們大概永不可能知道的——但這一時期莎士比亞的職業創作生涯卻是前所未有的穩固。

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及一世在1603年登上英國皇位時,他迅速把莎士比亞以及其所在公司納入他的庇護之下,改名為「國皇伶人劇團」(the King’s Men),允諾他們在宮廷裏演出。莎士比亞同樣有所回應,以《李爾王》(King Lear,約1605年)和《麥克白》(Macbeth,約1606年)為他創作的悲劇系列劃上句號,來回應新國皇對英國歷史的興趣,但同時還以敏銳的目光審視當時的政治現實。不久之後,「國皇伶人劇團」搬進黑衣修士(Blackfriars)室內劇院,這似乎激發了莎士比亞人生中最後階段的創造力,他創作了一系列充滿神秘色彩,富麗壯觀的劇本,包括《辛白林》(Cymbeline)、《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和《暴風雨》(The Tempest)。不論莎士比亞是否切身的感覺到自己的衰老,到1614年4月,他已是年屆五十。值得注意的是,他獻給舞台的最後劇作是《亨利八世》(Henry VIII)與《兩位貴族親戚》(The Two Noble Kinsmen,約1613-1614年),都是與比他年輕許多的約翰·弗萊徹(John Fletcher)一同創作的。

關於莎士比亞的最後歲月,我們只知道極少的基本事實:在1613年6月《亨利八世》上演時,一門支柱炮點燃了一堆茅草,環球劇場被燒為平地,莎士比亞並未參與劇場的重建工作。雖然他早在幾個月前已在黑衣修士區附近購置了備用住所,他可能在此不久之後就搬回了斯特拉特福。即便這些時候他的身體狀況還算良好,這種狀態也持續不了多久。在1616年3月,莎士比亞已經與其律師在起草遺囑。遺囑幾乎要把他的女兒朱迪絲排除在外(他似乎不贊成朱迪絲的婚姻),而把他「第二好的床」(second-best bed)遺贈給了他那正在老去的妻子安妮,這一樁更是「聲名遠揚」。莎士比亞迷一般的一生以這兩個謎團收尾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莎士比亞抱病,在1616年4月下旬與世長辭。

文章翻譯:傅燕暉

繁體中文校對:譚瑞雯

文章內容可通過「共享创意」版權許可(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傳播使用

撰稿人: 安德魯·迪克森(Andrew Dickson)

安德魯·迪克森是一名作家、記者和批評家。作為倫敦《衛報》的前藝術編輯,他長期為報刊寫稿,並為BBC及多家媒體錄製廣播節目。他在2015年出版的新書《世界的其他地方: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之旅》(Worlds Elsewhere: Journeys Around Shakespeare’s Globe)探討了莎士比亞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他現在住在倫敦,並在其網站“世界的其他地方”上發表博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