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迪亞德·吉卜林《原來如此》
出版日期: 1902 文学时期: 維多利亞時期 类型: 兒童文學
拉迪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用奇妙繽紛的幻想故事給他的孩子解釋世間萬物的來歷。1902年,他把這些故事編集成冊,即為《原來如此》(Just So Stories)。僅僅三年前,他的女兒、也是故事最早的聽眾,不幸夭折。出版後,世世代代的孩子鑽進被窩,讓父母掖好被角,給他們讀這些天馬行空的萬物起源說——例如大象的長鼻子是怎麼來的。
《原來如此》是甚麼?
吉卜林為了逗自己和朋友的孩子們開心,用別開生面的奇思妙想來回答孩子的各種問題,例如「駱駝為甚麼長駝峰」、「豹子為甚麼長斑點」。1902年,他把這些故事寫成書出版,這就是《原來如此》。
這些故事古樸有趣,夾著一些荒唐可笑的自造長詞——可能是誇張地嘲諷吉卜林在印度聽到的某種官腔。每則故事含一首短詩。第一版裏還有吉卜林親手配的插圖,加上一些圖釋,讓筆者顯得更像是親切的說書人,而非冷冰冰的旁白。
吉卜林在《原來如此》中所用的頭韻和自造詞,使他的語言特色與最古老的英國文學看齊。他在所有故事中都反覆以「我親愛的」(O best beloved)向讀者致意,這不但增強了敘事中所營造的親切感,同時也緬懷他的第一位「親愛的」:吉卜林的女兒約瑟芬(Josephine),1899年死於肺炎,年僅六歲。
雖然他為成人所創作的那些東西早已過時,但其兒童圖書到二十世紀依然風靡,《原來如此》也成為英語世界的熱門讀物之一。
拉迪亞德·吉卜林是甚麼人?
約瑟夫·拉迪亞德·吉卜林,於1865年生於孟買,當時是「英屬印度」(British Raj)時期,印度次大陸為英帝國的領地。他的父親是一名藝術家,在孟買的藝術學校授課。年僅5歲時,吉卜林和他的妹妹愛麗絲一同被送回英格蘭,交給住在南海城(Southsea)的養父母養育,併入讀一所小型私立學校。吉卜林在這裡悶悶不樂,懷念印度聲情並茂的艷麗風光和自由。他討厭寄養的家,後來稱之為「荒涼的家」。
12歲時,他被送入德文郡的一間寄宿學校,校長是家族友人,激發起吉卜林的創作興趣。四年後,他返回印度,在拉合爾擔任兩間報社的記者,閒暇時創作詩歌和短篇。這些作品先是見刊於報紙,後出版成冊。在印度各地的遊歷讓他了解到印度宗教文化的各種風土人情和思維方式,但他那英國殖民主義式的生活經歷依然是左右其思想的決定性因素。
吉卜林的早期職業生涯在印度從事新聞報導,對民間和軍事領域的敏銳觀察為他的若干短篇帶來素材,這些故事則為他贏得成功和名望。他善於聆聽,在詩裡運用口語和方言,如《營房歌謠》(Barrack Room Ballads,1892),其詩歌也常受到大眾讀者的歡迎。
吉卜林為何重要?
吉卜林的聲望在二十世紀的頭十年達到頂峰。他在1899、1903年兩度獲受騎士冊封,但兩次都被他拒絕。不過他在1907年接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榮譽。頒獎評論點出了其作品在當時如此受歡迎的原因,稱讚其作品和詩篇中「雄渾的幽默」,這些作品「拉近印度與故鄉距離的功勞,更甚於蘇伊士運河的開通」,還稱吉卜林「在英格蘭與殖民地間建立緊密紐帶」的功績首屈一指。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吉卜林那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視野被歷史的大潮無情拋棄,其成人作品中標榜的價值觀很快就與時代脫節。政治批評家開始認為他過時,乃至可鄙。到廿一世紀早期,時間沖淡了情緒,吉卜林重獲認可,被視為一名真實地反映了英帝國時代生活方式和時代特徵的作家。
吉卜林的書稿原存於他在薩塞克斯郡的貝特曼斯(Batemans)宅邸。1940年,即吉卜林過世四年後,他的遺孀將一批他的筆記和草稿——家人通稱「那份文檔」——捐贈給了大英圖書館的前身:大英博物館圖書館。
「英屬印度」是甚麼?
Raj在印度語中意為「統治」。英屬印度即印度次大陸(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即在1858至1947年間被英帝國直接統治的時期。
英格蘭和印度的歷史交集始於1600年,同年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持皇家特許狀成立,獲准從兩國間的貿易中漁利。為保障公司利益,一支海盜大軍建立起來。到了18世紀,東印度公司的勢力如日中天,甚至可挑英國政府的權威。
以氾濫的腐敗和權力濫用為口實,國會在1733年通過一份《規範法案》(Regulating Act),以限制公司財政,並設印度總督( Governor-General of India)一職。1858年,英國政府取得公司的全部控制權。18年後,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皇,稱印度是她的帝國「皇冠上的寶石」。
儘管不乏仇恨與偏見,這兩大文明之間依舊擁有超過兩個世紀的密切關係,在雙方的語言和生活中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20世紀後半期,民族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終結了英國的統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贏得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