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萊克的筆記本

出版日期: 1787–1818 文学时期: 浪漫主義時期 类型: 浪漫主義詩歌 创建: 1787–1818

創作於政治氛圍動盪不安的十八世紀晚期,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歌創作揭示了人的激情和社會政治習俗間的矛盾張力。他應對的激進主題包括貧窮、童工、教會壓迫等等,也表達了接納兒童個性和渴望的主張。布萊克的筆記本凝聚其三十年的文字和繪畫創作靈感,讀者可從中深入了解其眾多著名作品背后的創作過程,如《倫敦》(London)、《老虎》(The Tyger)和《掃煙囪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

威廉·布萊克

出生: 1757年11月28日 逝世: 1827年8月12日 职业: 诗人、画家
了解该作家

威廉·布萊克是甚麼人?

威廉·布萊克的父親是倫敦索霍區(Soho)的內衣商販,共有六個孩子,布萊克排行第三。布萊克一生都在倫敦度過,孩提時見過很多幻象,例如在佩克漢姆雷伊(Peckham Rye)的一棵樹上看到「天使羽翼綴滿枝頭,閃亮似繁星」。1772年,當時著名的雕版師詹姆斯·巴塞爾(James Basire)收他當學徒,拓寬了他的知識和藝術教育。在倫敦西敏斯特大教堂臨摹壁畫和石碑的三年時光使他迷上了歷史和中世紀藝術。

1782年,他與凱瑟琳·鮑徹(Catherine Boucher)結婚,堅定地陪伴他走完起伏的一生,照料他無兒無女的一世。

雖然在雕版藝術界頗有口碑,可布萊克對神秘意象及宗教信仰的強烈感受使其在極度高亢和低落的精神狀態間搖擺。布萊克在人生末年幾近瘋癲。在垂死的病榻上,他最後一次看到輝煌的幻象,並「引吭高歌他眼中的天堂盛景」。

布萊克的印刷工藝

1784年,當布萊克的父親去世後,布萊克和凱瑟琳,以及過去在巴塞爾門下的同窗學徒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er)一起,開辦一家印刷廠。他用四十鎊購置木滾筒,開始實驗各種印刷技術。他摯愛的弟弟羅伯特可能在為布萊克擔任助手並與他們一家同住,羅伯特是一名藝術家和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的學生。1786年末,羅伯特因肺癆病倒,布萊克幾乎獨力照料他。1787年2月,羅伯特病死,布萊克大受打擊,隨即臥床不起,據說整整連睡三天三夜。

羅伯特彷彿一直陪伴著他。他死後一年,布萊克稱弟弟在幻境裏向他傳授一種新的刻版技術。隨後,布萊克便開發出一套「凸版蝕刻」(relief etching)技術,把文本直接寫到銅板上,同時配上設計或圖畫。他用耐酸液體在銅板上直接鏡像書寫,然後用酸劑浸泡銅板,把未被耐酸液覆蓋的部份腐蝕掉,使文字和設計圖案凸起,塗上墨水就可以直接上滾筒。這種方法一可免除昂貴的雕版工序,二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塊雕版上同時編輯文字和圖像——使布萊克的兩大創作天賦象徵性地合二為一。布萊克讚歎這種「讓畫家和詩人融為一體的印刷技術」,「理應獲得公眾關注」。以這種方法製作的書被他稱為「詩畫本」(illuminated books),最早出版於1788年。

邁克爾·菲利普斯(Michael Phillips)展示威廉·布萊克的印刷工藝,解釋此工藝和他詩歌繪畫創作的關聯。拍攝於倫敦摩利學院。

若想獲取更多有關威廉·布萊克印刷工藝的信息,請前往邁克爾·菲利普斯的個人網站:http://www.williamblakeprints.co.uk

筆記本

這本筆記本(159 x 197毫米;58張紙)原屬布萊克的弟弟羅伯特,還有幾張羅伯特生前的畫作。布萊克一生珍藏此筆記,作為對弟弟永恆的紀念,但也用它工作,記下畫作素描和詩篇梗概,因此尤其引人入勝,讓我們一窺布萊克知名度和公評最高的若干作品的創作過程。

布萊克的筆記凝聚他三十多年心血,第一頁是一組鉛筆劃的徽章,標題為「善與惡的概念」。這些徽章記載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也許是在弟弟早逝的刺激下所作。從這組徽章中,布萊克選出十七種,蝕刻印刷成一本小冊子,名為《獻給孩子:天堂之門》(For Children: The Gates of Paradise,1793)。可能在1793年左右,當寫到筆記本的最後一頁時,布萊克把筆記本倒轉過來,從最後一頁開始繼續寫。他在這些頁面上謄抄過去的詩作,後來還加上大量評註,其中的很多詩篇後來收入《經驗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

《天真与经验之歌》

布莱克的《天真与经验之歌》也许是他最著名的诗集。如他在副标题所中所写的,他在这组诗集中探究“人类灵魂的两种矛盾状态”。尽管韵律简单,运用的也是儿童、动画和花卉的意象,但这些诗歌往往饱含困苦、争议和讽刺,反映了布莱克内心深处的政治信念和精神体验。

布莱克声称,儿童对他作品的理解不会比大人差,甚至还更好。他想表达的是:孩子对事物的理解直截了当,而大人活着不得不有所妥协,理解力也就蒙上一层云翳。但是这些诗歌是天真与经验“之歌”,而不是“歌颂”天真与经验,诗篇的格律有18世纪儿童诗歌和歌谣的韵味。虽然当时很多针对中等阶层儿童的作品都带一些简单的说教意味,但布莱克不仅刻意避免一切教条式的伦理,诗篇中的很多内容反而模凌两可,使人不安。

倫敦

威廉·布萊克在1792年夏天創作此詩。從上文的筆記和《經驗之歌》配圖中,可見其草稿和雕版印刷版本。

在此詩中,布萊克探究貧窮和革命,發掘想像的力量。他對倫敦「骯髒」街頭的描繪,源自他對當時社會墮落的認知。他目睹一座城市肌體與靈魂的腐壞,在他的詩中烙印成掃煙囪童工、士兵和娼妓的苦難。然而,從布萊克在《經驗之歌》中為詩篇《倫敦》作的配圖可見,希望沒有完全滅絕:一個孩子指向門後,光明從那裏射出,一位老者低頭端詳,一臉信賴的神色。這張配圖展示了一種可能的救贖:老年和少年的結合,理性和想像的聯姻。

《倫敦》,朗讀者:斯蒂芬·克里奇洛。由Naxos Audiobooks授權。

我漫步走過每一條特轄的街道,
附近有那特轄的泰晤士河流過
在我所遇到的每一張臉上,
我看到
衰弱的痕跡與悲痛的痕跡交錯。
每一個成人的每一聲呼喊,
每一個幼兒恐懼的驚叫,
在每一個聲音,每一道禁令裏面
我都聽到心靈鑄成的鐐銬。
那掃煙囪的孩子怎樣地哭喊
震駭了每一座變黑了的教堂,
還有那倒運的兵士們的悲嘆
帶著鮮血順著宮牆往下流淌。
但更多的是在午夜的街道上,我聽見
那年輕的娼妓是怎樣地詛咒
摧殘了新生嬰兒的眼淚
用疫癘把新婚的柩車摧毀。[1]

I wander thro’ each charter’d street,
Near where the charter’d Thames does flow.
And mark in every face I meet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
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
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In every voice: in every ban,
The mind-forg’d manacles I hear
How the Chimney-sweeper’s cry
Every black’ning Church appalls,
And the hapless Soldier’s sigh
Runs in blood down Palace walls
But most thro’ midnight streets I hear
How the youthful Harlot’s curse
Blasts the new-born Infant’s tear
And blights with plagues the Marriage hears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