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講述:大英圖書館珍寶展」將於10月15日至2018年1月14日於木心美術館舉行。該展覽旨在紀念中國詩人、文學家和藝術家木心先生以及他對英國文學的深厚熱愛。
蘭姆姐弟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出版日期: 1807 类型: 兒童文學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共收錄二十篇短篇故事,旨在幫助年輕讀者領略莎士比亞戲劇的精妙所在。該書深受兒童讀者喜愛,與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和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的《柳林風聲》(Wind in the Willows)齊名。該書由查爾斯和瑪麗·蘭姆姐弟合著(1807年首次出版時,僅署查爾斯·蘭姆之名),自出版以來便行銷不衰,還被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其中譯本也在二十世紀初風靡一時。出版二百多年來,《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以老少咸宜的風格,成為了全世界無數兒童和成人的莎翁戲劇入門讀物。
蘭姆姐弟的生平
瑪麗和查爾斯·蘭姆姐弟的生平故事,讀來實在令人扼腕。二人分別於1764年和1775年出生在倫敦一個工人階級家庭,年輕時生活拮据,艱難度日。查爾斯十分幸運,可以在倫敦基督公學(Christ’s Hospital School)求學,並在那裏結識了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但瑪麗則沒受過多少正規教育,還要做裁縫來掙錢貼補家用。姐弟二人都飽受精神疾病的困擾:查爾斯進入東印度公司,成為一名實習職員,卻在1795年幾近精神失常,入精神病院治療六週;但真正的不幸接踵而至,1796年九月某日,查爾斯下班回家,發現姐姐瑪麗因一時精神狂躁,將二人的母親刺死、父親刺傷。查爾斯向當局保證負責照料瑪麗日常生活,才使瑪麗免除永久拘禁之災。
於是,姐弟二人便共度餘生,查爾斯稱這段時間為「孤獨相依」(double singleness)。查爾斯仍在東印度公司的會計部門任職,白天勤勉工作,夜晚寫作詩歌散文,而瑪麗則在家操持家務,儘管所受教育極為有限,卻還自學了法語、拉丁語和意大利語。姐弟二人共事,創作了《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這段經歷幫助瑪麗開拓了作為一名兒童文學作家的新事業,此後,二人又合著了兩部兒童文學作品。查爾斯交遊名士,以批評文章和散文而贏得聲譽,但瑪麗卻僅有一部面向成人的作品得以發表——一篇關於縫紉的文章,用的還是假名。她的大部分作品,以及她在《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的創作中所飾演的重要角色,在她生前都不為人知,直到死後多年才重見天日(瑪麗於1847年去世,那時查爾斯已去世十三年) 。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的創作歷程
1805年,激進主義哲學家威廉·戈德溫的第二任妻子,出版商瑪麗·簡·戈德溫(Mary Jane Godwin)向瑪麗·蘭姆提出,可以將莎士比亞的戲劇改編成敘事散文,供兒童閱讀。瑪麗表示同意,並鼓動查爾斯也參與其中。喜劇由瑪麗改編,悲劇則由查爾斯操刀,兩人相互審校對方的作品。二人刪繁就簡,將莎劇濃縮為簡短易讀的故事,方便兒童、尤其是女孩閱讀,因為那時女孩讀書的機會不多;同時,他們盡力保留莎士比亞的原句,也會刪去他們認為不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所以按現在的標準,《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難免顯得說教氣息濃厚)。瑪麗曾寫過一封信,生動描繪了姐弟二人共用一張桌子寫作的場景:「就像《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裏的赫米婭(Hermia)和海麗娜(Helena)一樣……我吸著鼻煙,他一個勁地抱怨自己什麼都寫不出來,一直嘮叨到寫完為止。」
最終,姐弟二人共改編了二十部莎劇,其中即包括《暴風雨》(The Tempest)、《李爾王》(King Lear)、《哈姆雷特》(Hamlet)、《奧賽羅》(Othello) 、《仲夏夜之夢》、《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和《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著名劇目。瑪麗改編了其中十四部,主要是喜劇,查爾斯則改寫了六部悲劇。但1807年該書出版時,僅將查爾斯列為唯一作者,個中原因除了瑪麗的性別,還有精神疾病這樁「家醜」。直到1838年,瑪麗的名字才出現在扉頁上,她對這本過去兩百年間最受喜愛的兒童作品中所作的貢獻,才終於得到了認可。
同道與同儕
學生時代,查爾斯便與柯勒律治結為好友,這份友誼對他一生意義非凡:他早期的詩歌與柯勒律治的作品一同收錄在後者的《詩集》(Poems)第二版中,而也是經由柯勒律治,他才得以結識英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其他領軍人物,比如威廉和多蘿西·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and Dorothy Wordsworth)和威廉·戈德溫(William Godwin)一家(當然是拜《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所賜),都成了他的摯友。
自1806年起,查爾斯和瑪麗每週都會在倫敦家中舉辦聚會,並以他們為中心,組建起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社交圈,其中不乏居住倫敦的文壇大家,詩人有約翰·濟慈(John Keats)、散文家有威廉·黑茲利特(William Hazlitt)和托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y),還有做批評家兼記者的雷·亨特(Leigh Hunt,也是查爾斯的校友),他們中的很多人對這姐弟二人都記憶深刻。畫家本傑明·羅伯特·海登(Benjamin Robert Haydon)還記得1817年十二月,曾有一場觥籌交錯的晚宴,宴會上有蘭姆、華茲華斯和濟慈——這為倫敦文學界圈子的關係緊密,又添了一件明證。海登還記得,在那場「永世銘記之宴」上,「華茲華斯吟詠彌爾頓(John Milton)和維吉爾(Virgil)時抑揚頓挫,濟慈情緒高昂,狀若文思泉湧,蘭姆也不時有幽默妙語;席間高論頻頻,我此生再無如此歡愉之時。」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在世界各地
儘管各路評論對《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的問世表現平淡,但商業上,該書可謂一炮而紅,且越來越廣為人知,一版再版的局面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末。從1807年開始,該書僅英文版便有二百餘種,自面世以來便行銷不衰,稱得上是莎劇有史以來傳誦最廣的改編版本。
而《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的火紅,不僅只停留在了英語世界:莎劇在全世界,特別是在亞洲為人所知,很大程度上便要歸功於蘭姆。該書在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學校中被用作讀本和教材,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尤其如此;該書還曾東渡日本,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首次被翻譯,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該書僅日文版便已有近百種,還被譯為包括緬甸語、斯瓦希里語、馬其頓語和匈牙利語在內的四十多種語言。該書翻譯難度較莎劇原著大大降低,故譯本語言平實簡潔,使其老少咸宜,聲名遠揚。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在中國也曾風靡一時。 1903年,書中十篇故事由無名氏譯成文言文,題為《澥外奇談》。書中前言提到:
「其(指莎士比亞)所編戲本小說,風靡一世,推為英國空前大家,譯者遍法、德、俄、意,幾乎無人不讀,而吾國近今文界,言詩詞小說者,亦輒嘖嘖稱索(莎士比亞)氏,然其書向未得讀,僕竊恨之,因亟譯述是篇,冀為小說界上,增一異彩。」[1]
為吸引潛在讀者(其中大概又以男性為重),書中各篇故事的標題譯法可謂噱頭十足:《維洛娜二紳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譯為《蒲魯薩貪色背良朋》[2],而《終成眷屬》(All’s Well That Ends Well)則譯為《計上計情妻偷戒指》。
《澥外奇談》獲得了空前成功,以致第二年,譯著等身的翻譯家林紓(以不通英文卻能翻譯英文作品而聞名)便率其團隊重譯《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這次則是將二十篇故事全部譯成中文,題為《英國詩人吟邊燕語》,銷量同樣喜人,出版三十年即再版十一次。該譯本的成功,激勵林紓及其團隊於1916年莎士比亞逝世300週年之際,再譯出一批莎劇故事,而此次翻譯所選擇的原本,則是未經蘭姆姐弟改編的其他莎劇。
若非蘭姆姐弟改編莎劇,這位「英國詩人」恐怕也不會像如今這般世界聞名;如此想來,實在令人啼笑皆非。